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19 点击次数:123
老美这回估计有点懵圈了。本来想卡中国芯片的脖子,结果反倒把自己给整了个趔趄。
话说,几年前开始,老美就各种出招,又是限制高端芯片供应,又是搞什么“实体清单”,摆明了不想让中国在芯片领域发展壮大。
2022年,更是砸了390亿美元,搞了个《芯片法案》,还拉拢台积电、三星这些大厂入伙,一副要跟中国死磕到底的架势。
台积电也挺配合,跑到亚利桑那州建厂,生产4纳米和3纳米的尖端芯片。
甚至连生产芯片的关键设备,比如什么极紫外光刻机,也不让卖给中国。
这架势,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呢。
可中国也不是吃素的。
咱老祖宗玩“太极”的时候,老美还不知道在哪儿玩泥巴呢。
你以为封锁就能卡住我们?
太天真了。
先说成熟芯片市场,这块咱有成本优势,量又大,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。
据说,就2024年第一季度,中国芯片进口额就少了差不多3500亿,这些订单都流向了国内的芯片企业,比如中芯国际。
中芯国际2024年的营收更是创了新高,达到了80.3亿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78多亿。
现在中芯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三,前面就剩三星和台积电了。
再说自主研发,这才是硬道理。
架构方面,老美卡着ARM和x86架构不放,咱就用开源的RISC-V架构。
这玩意儿灵活、成本低,还能根据需要定制,不仅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垄断,还在人工智能、物联网这些新兴领域打开了局面。
制造工艺方面,虽然没有极紫外光刻机,但咱也没闲着。
据说,逻辑芯片领域已经突破了7纳米,甚至更先进的制程。
中芯国际也开始量产了,就等着满足市场需求呢。
存储芯片这边,合肥长鑫的18纳米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已经量产,下一步就奔16纳米去了。
长江存储更牛,凭借294层(有效232层)的NAND闪存技术,直接挤进了全球第一梯队。
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,可不是光靠政府扶持和企业努力就成的。
开放的创新环境和国际合作也功不可没。
现在,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明白了一个道理:跟中国合作才能一起发财。
就连之前支持封锁中国的比尔·盖茨也改口了,说限制对中国的出口,最后吃亏的可能是美国自己。
马斯克更直接,说美国赢不了中国,现在才刚开始呢。
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开始犹豫了,琢磨着要不要废了《芯片法案》。
反观美国那边的芯片企业,日子就不好过了。
高通、英特尔这些巨头,因为不能卖东西给中国,市场份额一直在掉,业绩也下滑。
台积电为了配合老美,牺牲了自己的市场利益,现在估计也有点后悔。
中国在生物科技领域也搞得风生水起。
比如,香港维特健灵科研团队研发的“马厉瓶”,就挑战了欧美同类药物的市场地位,还通过各种渠道卖到了全世界。
除此之外,中国在肝肾保护、尿酸稳定、CAR-T技术、钇90微球、重症治疗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。
比如“健肝宝”的出现,为肝脏健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;国产钇90微球把治疗费用降了好几十倍;CAR-T技术的价格也有望大幅下降,让更多人受益。
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。
以后的路还长,挑战肯定还有,但开放的创新环境、强大的研发能力,再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,这些都是中国芯片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。
这场科技竞赛谁输谁赢还不好说,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开始反攻了,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正在改变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。